高考作文的切入技巧
A、高考作文构思的程序 B、“逆向切入”法 一、大题小作 二、小题大作 三、实题虚作 四、虚题实作 五、旧题新作
A、高考作文构思的程序(示例)
一、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析“题”)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由概念或命题构 成,包含多个层面。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 就是要从分析话题的意义层面人手,分析话题 的上一层面是什么,平行层面是什么,话题之 下还有多少子话题,以排除话题上一层面或平 行层面的内容,保证学生写作切题。
二、回归课本,利用课本资源(用“本”) 杜甫忘掉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 无干处,不忘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
海伦· 凯勒忘掉的是双目失明的痛苦,不忘的 是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史铁生忘掉的是肢体残疾,终生与轮椅为伴 的痛苦,不忘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
三、拓展阅读,搜索阅读信息
如前所言,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由话题辐射开 去,可以衍生出许多子话题。这些子话题可能是教材 已经涉及到的,也可能是教材没有涉及过的。
在读过的作品中,有哪些涉及到了写作话题?如 果涉及到了,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是为话题提供素 材,还是对话题加以解释,抑或是对话题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进行阐释?
四、面向生活,搜寻时事材料(索“源”) 非典时期生死存亡之际,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一 批医务工作者,忘掉的是个人安危,不忘的是战胜 “非典”,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忘掉的是个人的安逸与享乐,不忘的是打匪除恶, 保一方平安。
大连市公交汽车联运公司司机黄金志,在行车 途中心脏病发作,忘记的是自己生命垂危,不忘的 是采取措施靠边停车,以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
五、完善形式,选择恰当文体(选“体”) 告诉人们哪些该忘,哪些不该忘,或哪些该忘 而没忘,哪些不该忘而忘了,从而揭示其中蕴含的 人生哲理;
或写成小小说,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在对主人 公的忘与不忘的刻画中,针砭现实,此外还可以通 过日记、书信、戏剧、寓言等形式来表达。等到思 路打开了,要从内容出发,运用关系联想,结合自 己的特长,寻求内容与形式结合的最佳文体。
六、设计结构,谋划构思方法(谋“篇”)
方案有三:
1.可以开门见山,先提出“忘与不忘”存在 什么样的辩证关系,再进一步论证为什么存在这样 的辩证关系。 2.可先列举一系列现象,从现象中归纳“忘 与不忘”的辩证关系,然后围绕“忘与不忘”这一 辩证关系对现象作评价。
3.可先从一则材料人手,通过引证材料分析 “忘与不忘”的关系,引出论点。
析“题”→用“本”→索 “源”→
选“体”→谋“篇”
B、“逆向切入” 法 一、大题小作 二、小题大作 三、实题虚作 四、虚题实作 五、旧题新作
一、大题小作
二、小题大作
有的话题,其题引材料具体、情境真切, 话题也很小,学生囿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 之中,思维难以发散,同样无从下笔。此时, 我们不妨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 反而能拓开思路。
三、实题虚做
这里说的“实”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生 活中的人、事、物、景,我们在思考话题 切入口时,可以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 设情境,运用隐寓、象征等手法,借助于 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
四、虚题实做
有时话题是虚拟的,我们一时捉摸不准,无 从下手,这时可以化虚为实。 1999年高考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 个虚拟性话题,要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 发真情实感的文章,则要虚题实做。要从“实” 字切入。许多考生就从社会的现实生活谈移植名 人名家记忆的影响、从自己人生的感受谈假如移 植记忆的体会入题。
五、旧题新做
对一些已经不再新鲜的老话题,我们要 善于联系社会大背景,紧跟时代步伐,进行 多维分析,从“新”切入,写出新意。
如以“鱼”为话题写作,这是一个老话 题,写过“鱼”的说明文,写过“鱼”的记 叙文。但有个同学想到了春秋时的鲁国丞相 公孙仪吃鱼的故事:
文档资料共享网 nexoncn.com
copyright ©right 2010-2020。
文档资料共享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email:zhit3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