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中学生命课堂导学提纲
高一语文必修 4-2
2015.4.20
编制:晏浩议 黄文才
雨霖铃
班级 小组
柳永 姓名
[学习目标]
1.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词的音乐美。 2. 分析技巧,赏析词作融情于景、虚实相济的手法。 3. 鉴赏名句,体会《雨霖铃》的凄清意境和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词的音乐美。 2. 分析技巧,赏析词作融情于景、虚实相济的手法。
[导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
1.词牌简介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 ,节选自《乐章集》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 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銮的金铃上,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 《碧 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 “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 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梨园弟子惟 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 ”这也就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而其中柳永篇最为 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2.作者简介 柳永(约 987 年—约 1053 年) ,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 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 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其中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 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 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 、 《八声甘州》 、 《凤栖 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3.校正字音 雨霖 铃( lín ) 寒蝉 (chán ) 骤 雨( zhòu ) . . . 凝噎 ( yē . 4.齐读课文 ) 暮霭 ( ǎi . ) 今宵 ( xiāo . )
二、深入学习
1.开头三句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鉴赏诗歌的意象】 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 图。表面写景,实则写情,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纯阳中学生命课堂导学提纲
高一语文必修 4-2
2015.4.20
编制:晏浩议 黄文才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句词用了什么手法?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一个“念”字,上承“凝噎” ,下启“千里” ,表示下面所要描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烟 波、暮霭、天空,含相见无期的暗示,道尽了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这几句收束上片,为下 片写别后心情张本,有过渡作用。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它的动人之处。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他的动人之处表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 ①它把杨柳、晓风、残风这三件事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样一幅凄 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②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就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 消愁愁更愁” ,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此时不过是词人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上, “执 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中。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 ,他还 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4.《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场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 的意境? 《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 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美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 际的环境的, 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 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 凄凉清丽。
三、当堂检测
1.默写名句 ①《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雨霖铃》下片哪三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 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③《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对下面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C ) A.都门帐饮无绪 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B.竟无语凝噎 凝噎: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了,说不出话 C.此去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 多情:多情的人
四、迁移运用
1.基础过关 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p18“语言运用”部分。 2.探究拓展 《雨霖铃》书写的事离别之苦,古代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不过,同是写离别,情 调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别,有“相见时难别亦 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凄别之苦??请你从读过的诗词中再找一些来,略加分析后抄录下来,并 就其中一首写一篇赏析短文,200 字左右。
文档资料共享网 nexoncn.com
copyright ©right 2010-2020。
文档资料共享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email:zhit3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