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信息课正逐步成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它具有基础性、 操作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处理 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信息获取、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实践 技能,并能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中学 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教学,它需要教师不断 地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教育理论指导,计算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还很值得去探讨和实践。课堂教学的优化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 在谈笑玩乐中掌握书本知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迎合学生心 理,灵活转换学习任务形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 兴趣与学习产生共振,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最终也达到使学生具 备在信息社会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课教师应积极地给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氛 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信息课教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 在“设计节日贺卡”教学过程中,事先收集的一些精美贺卡,在电 脑上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知道自己学习了也可以 制作这么精美的贺卡,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在 “电脑绘画”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自学掌握其 它几种图形的画法。在“上网浏览”教学中,只是把网址的填写和 网页的浏览讲解完,然后让学生操作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 后,引导他们先动脑筋自己解决。在讲解“网页修饰”这节内容时, 可先展示一个已经修饰好的网页,并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网页与老 师制作的网页相比较,从而提出任务: 给网页添加背景、 修改字体、 字号、颜色。学生可以借助软件帮助、学习网站等获得操作信息。 在信息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还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不 能让前面的学生原地踏步浪费时间,也不能让后面的学生望尘莫及 而失去信心。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经常为学 生设计开放性教学任务,比如画一幅图画,编制一份板报,发一封 电子邮件等等,这类开放性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做,每个学生 都可以尽情发挥。教师可以为同一个课堂中的学生设计几套任务, 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他的任务则是根据上课的 实际情况,随时发给那些走在前面或走在后面的学生,有的学生可 以完成一个任务, 有的可以完成两个任务,三个任务,或更多任务。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信息时 代,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是更为重要的。 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开发学生的智 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到“信息海洋”中去获取更多 有用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下载网上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资料,经过 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制作课 程表、值日表、通讯录来管理班级,制作适合自己学习的课件自我 欣赏和学习。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用网络系统共享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局域网或互联 网中获取信息, 获得各种学习资料, 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学习问题。把网络资源作 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问题的对象。学习如何从网上 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由 于信息技术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
文档资料共享网 nexoncn.com
copyright ©right 2010-2020。
文档资料共享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email:zhit3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