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2015 高中生物 第 1 章 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典 例精析 新人教版必修 1 显微镜的使用 【例 1】 如图 1?2?4 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 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 10 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 10 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 片 解析:丙图是乙图放大后的物像,应选用甲图中②③⑤组合。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的操 作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而不是面积。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答案:D 点拨:(1)目镜、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相反,即目 镜越短其放大倍数越大。 (2)从低倍物镜转到高倍物镜观察时,掌握如下“四字诀”: ①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 ②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③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④调:调节光圈及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变式拓展 1 ①~⑦是显微镜各部位结构名称。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1)若物像不清 楚,应调节( ) (2)若光线不足应调节( ①目镜 ②粗准焦螺旋 B.②和③ D.④和⑥ ) ③细准焦螺旋 ④物镜 ⑤反光镜 ⑥转换器 ⑦遮光器 A.①和④ C.⑤和⑦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例 2】 ①蓝藻 炎双球菌 按要求对下列生物进行分类(只填序号)。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 ⑦大肠杆菌 ⑧流感病毒 ⑨肺 (1)具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________。 (2)含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一组生物是________。 解析:本题的解题思路如图 1?2?5 所示。 答案:(1)②③④⑤⑥ (2)①⑦⑨ 点拨:解答此类题目时,先看有无细胞结构,若无细胞结构则是病毒;再看是否有成形的细胞 核,若有则为真核细胞,若无则是原核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 存。 变式拓展 2 两种细胞分别具有下列特征: 特 征 细胞Ⅰ 有 有 无 有 ) 细胞Ⅱ 有 有 有 无 细胞壁 核糖体 细胞核 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根据上表中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 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 C.两种细胞均具有染色体 D.细胞Ⅱ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Ⅰ要晚 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判断 【例 3】 每年 1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 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列生 物与麻风杆菌结构相似的是( ) A.黑藻 C.蓝藻 B.草履虫 D.艾滋病病毒 错解 A 没有掌握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种类,误将黑 藻归为蓝藻。 正解 C 麻风杆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而蓝藻 属于原核生物。 悟区:(1)“菌”类的判断:凡菌字前面有“杆”字、“球”字、“弧”字及“螺旋”字的一般 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球菌、霍乱 弧菌等都是细菌,此类生物属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霉菌及食用菌则为真核生物。 (2)“藻”类的判断:藻类的种类很多,常见的藻类有蓝藻(如念珠藻、颤藻、螺旋藻、
文档资料共享网 nexoncn.com
copyright ©right 2010-2020。
文档资料共享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email:zhit3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