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楼》导学案 文题解读 一、诗人名片 李商隐为晚唐大家,以他为代表,开辟了唐诗向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的新的诗歌天地,其 诗语言精细绵密,情感表达纡徐含蓄,意境深邃朦胧。但因用典太多,有意旨隐晦之病。诗 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他以 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去写爱情,去写女性。其次,咏史诗也较 为突出。 二、诗词故事 李商隐的“粉丝”——白居易 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说:“我死后希望能够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 后来李商隐的儿子衮师出生, 李就将他的小名取名为“白老”。 不料这位“白老”终究不是 那位“白老”,长大后反应蠢钝,很让人失望。当时著名的诗人兼词人温庭筠对“白老”发 话: 你小子要真是白居易的后生, 那不成心让“老白”难堪吗?([宋]蔡居厚 《蔡宽夫诗话》 ) 三、文题背景 晚唐诗人李商隐,才华横溢,志向高远,早有文名,但无意中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 涡而无法自拔, 这就决定了他一生中仕途坎坷, 长期辗转于幕府, 苦闷感伤而终的结局。 《安 定城楼》 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 当时诗人 26 岁。 安定城即泾州(今 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 府,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 是因为这一原因, 在应博学宏词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 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 回泾州时所作。 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 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 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文本赏读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迢递/高城/百尺/△ 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 而又层层深入。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先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 剧人物,再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理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 庸碌无耻之辈的丑恶。这里,有胸襟的自白,也有对朋党的鞭挞;有用世的决心,也有对隐 居的向往;有登楼极目的忧患和壮怀的抒情,也有表现为斥责和嘲笑相结合的讽刺,朗读时 须用心体会。 二、悟读,诗情画境 凭栏送目,远想慨然,那一轮平西的红日,已然渐薄西山。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一片 云生, 暮色顿至, 不多时, 已经隐隐挨近西边的寺阁了; 云生日落, 片刻之间, “天地异色”, 那境界已然变了,谁知紧接着一阵凉风吹来,顿时吹得那城楼越发空空落落,萧然凛然。风 已飒然,雨势迫在眉睫了。景色牵动,心情变改,“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使人如身在风雨之间。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两句中的“永”字有何内涵?全句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心志? 答案 这个“永”字, 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毕生的抱负。 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 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 2.诗歌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请简要概括这两句的含意。 答案 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怀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 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
文档资料共享网 nexoncn.com
copyright ©right 2010-2020。
文档资料共享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email:zhit3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