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2017 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单元考试试题
语文
分值:150 分 时量: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1 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 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 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理 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 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 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 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 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 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 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 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
-1-
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 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 祖大椿,而贬低斥鴳宋荣朝菌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 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 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 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 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对待, 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 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 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 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 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 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 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 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桎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 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 B.“逍遥”不属于道德境界,所以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C.“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 D.“逍遥”即是对己、功、名的去除,达到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子在《齐物论》篇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似乎反对“逍遥就是超越小知小 年,突破限制”的猜想。
-2-
B.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要破除依待,理解逍遥,郭象认为必须从圣人的修 养境界上来说。
C.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是因为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不似许由自限 于深山之中。
D.我们只要同于成心的知见,落入了大小、长短、天寿、高下等对待关系之中,就永远 无法达成逍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郭象认为,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而大 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得小鸟羡慕。
B.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那么对他在《逍遥游》中“小年不及 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实。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 是主张有大小对待和是非分别。
D.真正的圣人,既“入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所以,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 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老而不朽”周有光 张森根
周有光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师之一。他不仅在学术生涯中 成果丰硕、知识渊博、工作勤奋、思想新潮,还通过读书、养性、敦品、励行,展示了知识 分子应具备的社会担当和人生境界。
周有光是个乐天派。抗战期间,他颠沛流离,为了躲避轰炸和谋生,前后转了 17 个住处, 女儿因缺医少药活到 4 岁就夭折了,他儿子被流弹击中,肠子上被打穿 5 个孔。好端端的一 个中产家庭,就在战乱中落到挨饿的地步。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身无长物,只能重新 开始。但他并不沮丧,依然像战前那样积极工作,关心社会。
如今周有光已经百岁,笔者上门拜见时,仍见他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十分健谈。许多 比他年纪小的老年人都说:人老了,活一天算一天。他却说:“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 多一天。”他将 81 岁作为 1 岁,从头开始算起,他还要继续读书、思考和写作。他真是一位 快乐的智慧老人!
-3-
周有光说:“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真话一定是真理的前提。”他不想为了个人的利害 关系或避祸免灾去说瞎话和昏话。他在知识与理性的层面上,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 过的话,绝不随风转舵。在学术争论上,他决不当和事佬。他针对一位威望比他更大的学者 进行了批驳。这位大学者主张“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乃至反对古书“今译”……周 有光一一予以否定。周有光认为,甲骨文中就有简繁之分,古代就有简化字,书法家王羲之 经常写简化字;历代都用当代字体改写古书的,因此,“今译”早已有之。删繁就简是“汉 字和一切文字的共同规律”。“认为文言比白话优美,那是心理错觉。目前有一股复古风, 这是缺乏时代意识和自信心的表现。青年们不可误入歧途。”
周有光为《见闻随笔》撰写前言时写下来“终身教育,百岁自学”这个标题。他上大学 主修经济学,工作用的是金融学;去美国后,靠的是进图书馆自学;解放后他一人干三份工 作,曾在复旦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他没有洋学校颁发的荣誉头衔,全凭真才实学当上了教 授。
1956 年,50 岁的他改行参加陌生的中国语言文字的现代化工作。他感到平时积累的知 识不够用,与同事存在差距,于是发挥钻研精神,刻苦学习。他不仅参与研制汉语拼音方案, 还在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研究中文信息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等方面显露头角。
85 岁离开办公室,他忽然“发现井外还有一个无际无边的知识海洋,我在其中是文盲, 要赶快自我扫盲”。他静坐在 9 平方米的“有书无斋”中看书、思考、写作,草稿先让朋友 和晚辈评点修改,有的文章发表后再改正、补充。他晚年出了六七本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 学术性文集。他说“不知道读者们会不会笑我幼稚和迂拙”,但读者对这些跨学科研究的文 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在《百岁新稿》自序中说:“老年读书,我主要读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化和历史的书籍…… 首先想了解三个国家:中国、苏联和美国。了解自己的祖国最难,因为……考古不易,考今 更难……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困难重重。”
“老而不朽谓之圣”,诚如斯人。 (选自《南风窗》,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
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 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 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 年公布),几十年来一 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4-
(选自王乾荣《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②周有光先生做研究工作,与其他学者尤其是学院派学者不同的是,他的研究具有的重 要功能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就如拼音方案的制定等,就像他在宁夏五七干校,考虑的是实 用型的适合宁夏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他早期的《汉字改革概论》等著作在内,他所要完成 的工作是推进中国的语文现代化,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条件。
(选自叶芳《有光一生 一生有光:中国最高龄知识分子的百年历程》) ③最近,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走访了周先生早年就读的圣约翰大学旧 址,对学校简单四个字的校训——“光与真理”印象深刻。他感觉自己似乎一下读懂了周有 光。说起周有光,中国社科院颇受人关注的中青年历史学家马勇非常赞叹。在从事中国近代 史的研究中,他发现,近代思想家的巨大变化大都是年轻时激进,中年时开始调和平庸,到 老年时趋向保守。但这样一个规律,被周有光先生用行动彻底颠覆。“他的思想活力、精神 活力,能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和力量。”
(选自谢湘《百岁周有光: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周有光反对文言文学习,当时社会吹复古风,主张文言比白话美,而周则认为这是缺 乏时代意识和自信心的表现。
B.周有光知识渊博,晓四种语言,曾从事经济学研究,后又转行做汉语言研究,主持拟 定了《汉语拼音方案》。
C.周有光崇尚“活到老,学到老”。他不理读者嘲笑他幼稚和迂拙,仍在晚年出关于历 史、文化方面的学术性文集。
D.周有光晚年研究中国,他认为了解自己的祖国最难,体现出他不以名人自居,坦陈自 己困难的谦逊品质。 5.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 分)( )( )
A.“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这句话表现出周有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 世无争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B.周有光敢说真话,敢说自己思考过的话,在学术争鸣中尤其如此,不随风转舵,不畏 惧权威,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责任与境界。
C.周有光做研究有为普通大众服务的意识。不论是经济领域研究发展模式,还是语言文 字领域制定拼音方案,他都有服务社会,为大众着想的意识。
-5-
D.文章多处引用周有光自己的话,侧面体现出周有光的品质,使读者对周有光的认识更 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口语化地叙述了周有光后半辈子的生活、工作,从做学问 和做人等方面展示了一位大家的可贵品格。 6.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周有光“老而不朽”的理解。(4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静 沈从文 女孩子岳珉年纪十四岁左右,有一张营养不良的小小白脸,穿着新上身不久长可齐膝的 蓝布袍子,正在后楼屋顶晒台上,与北生倚在朽烂发霉摇摇欲堕的栏干旁,数天上的大小风 筝。晒楼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软,很温柔的流着。河对面有一块碧绿的大坪,上面 还绣得有各样颜色的花朵。大坪远处,可以看到好些菜园同一个小庙。菜园篱笆旁的桃花, 同庵堂里几株桃花,正开得十分热闹。 日头十分温暖,景象极其沉静,两个人一句话不说,望着远处。小孩子快乐得如痴,女 孩子似乎想到很远的一些别的东西。 他们是逃难来的,这地方并不是家乡,也不是所要到的地方。母亲,大嫂,姐姐,姐姐 的儿子北生,小丫头翠云一群人中,就只五岁大的北生是男子。他们要去的城市被围困了, 过上海或过南京的船车全已不能开行。 他们不能前行但又不能再回去,因此照妈妈的主张,就找寻了这样一间屋子权且居住下 来,打发随来的兵士过宜昌,去信给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爸爸是军部的一个军 事代表,大哥也是个军官。 母亲原是一个多病的人,到此一月来各处还无回信,路费剩下来的已有限得很,身体原 来就很坏,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坏了。 想着母亲的病和一直没消息的爸爸,岳珉的眼神落在了外面的河上。河中有一只渡船, 懒懒的搁在滩上,常常半天就不见一个人过渡。守渡船的人,这时正躺在大坪中大石块上睡 觉。那船在太阳下,灰白憔悴,浮在水面上,慢慢的在微风里滑动。
-6-
“为什么这样清静?”女孩岳珉心里想着。这时节,对河远处却正有制船工人,用钉锤 敲打船舷,发出砰砰庞庞的声音。还有卖针线飘乡的人,在对河小村镇上,摇动小鼓的声音。 声音不断的在空气中荡漾,正因为这些声音,却反而使人觉得更加分外寂静。
岳珉到房里去时,看到躺在床上的母亲,静静的如一个死人,很柔弱很安静的呼吸着, 又瘦又狭的脸上,为一种疲劳忧愁所笼罩。母亲象是已醒过一会儿了,一听到有人在房中走 路,就睁开了眼睛。
岳珉望到母亲日益消瘦下去的脸,同那个小小的鼻子,说到:“妈,妈,天气好极了, 晒楼上望到对河那小庵堂里桃花,今天已全开了。”
病人不说什么,微微的笑着。 “你咳嗽不好一点吗?” “好了好了,不要紧的,人不吃亏。早上吃鱼,喉头稍稍有点火,不要紧的。” 这样问答着,女孩便想走过去,看看枕边那个小小痰盂。 病人忙说:“珉珉你站到莫动,我看看,这个月你又长高了!” 女孩岳珉害羞似的笑着,“我不象竹子罢,妈妈。我担心得很,人太长高了要笑人的!” 静了一会。母亲记起什么了。 “珉珉我作了个好梦,梦到我们已经上了船,三等舱里人挤得不成样子。” 其实这梦还是病人捏造的,因为记忆力乱乱的,故第二次又来说着。 女孩岳珉望到母亲同蜡做成一样的小脸,就勉强笑着,“我昨晚当真梦到大船。今早上 喜鹊叫了半天,我们算算看,今天爸爸会不会有信来。” “今天不来明天应来了!” 两人故意这样乐观的说着,互相哄着对面那一个人,口上虽那么说着,女孩岳珉心里却 那么想着:“妈妈病怎么办?” 病人自己也心里想着:“这样病下去真糟。” 姐姐同嫂嫂,从城北回来了,两人正在天井里悄悄的说着话。 病人在房里咳嗽不止,姐姐同大嫂便进去了。女孩岳珉在天井中看了一会日影,走到病 人房门口望望。只见到大嫂正在裁纸,大姐坐在床边,想检察那小痰盂,母亲先是不允许, 用手拦阻,后来大姐仍然见到了,只是摇头。女孩岳珉不知为什么,心里尽是酸酸的,站在 天井里,同谁生气似的,红了眼睛,咬着嘴唇。她上了晒楼,仍然在栏干边傍着,眺望到一 切远处近处,心里慢慢的就平静了。后来看到各处远近人家都有了烟子,她才离开。
-7-
这时听到隔壁有人拍门,有人互相问答说话。女孩岳珉心里很希奇的想到:“谁在问谁? 莫非爸爸同哥哥来了,在门前问门牌号数罢?”这样想到,心便骤然跳跃起来,忙匆匆的走 到二门边去,只等侯有什么人拍门拉铃子,就一定是远处来的人了。
可是,过一会儿,一切又都寂静了。 女孩岳珉便不知所谓的微微的笑着。日影斜斜的,把屋角同晒楼柱头的影子,映到天井 角上,恰恰如另外一个地方,竖立在她们所等候的那个爸爸坟上一面纸制的旗帜。
一九三二年三月作。 (原文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天上的风筝和小河周围的景色共同表现出盎然的春意,这与小说内在的感情基调是一
致的。 B.作者对渡船和守船人的描写意在表现河上环境的安静,岳珉也受到这种景象的感染,心绪平静。 C.之所以不让岳珉和大姐看痰盂,主要是因为母亲深陷自己沉重病情带来的焦虑和痛苦
之中。 D.岳珉听到隔壁有人拍门并说话后的心理和动作,表现了她急切盼望父亲和哥哥回来的
心情。 8.小说末尾写到,这里的影子恰如爸爸坟上的旗帜,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小说以“静”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阅读(19 分)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 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 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 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原文,省略)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 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 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
-8-
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
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
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
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摘自《晋书·李密传》)
【注】 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10.下列加点字与“臣具以表闻”中“闻”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雄州雾.列
B. 窜.梁鸿于海曲
C.密奉事以孝谨闻.
D. 悦.亲戚之情话
)(3 分)
11.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密有才干的一组是( )(3 分)
①奉事以孝谨闻
②周门人方之游夏 ③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④有暇则讲学忘疲
⑤乃迁汉中太守 ⑥数使吴,有才辩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李密从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
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
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
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
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14-15 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唐 王维
天官动将星①,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②,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③,报国取龙庭④。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天官:天上的星官。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 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②刁斗:行军中的 工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③凤阙:指宫廷。④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 这里借指敌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 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颔联承接首联,描写生动,仿佛可看到赵都督率领大军行进的情形,其中“鸣”字写 出了威势,“出”字点明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 C.颈联一反前两联的具体描写,有些晦涩抽象,但不失其流畅自然,“辞凤阙”写出征, “取龙庭”写鏖战,对比中表达爱国之情。 D.尾联以“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是写赵都督,更 是写自己,表达了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 E.这首诗与王维以往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不同,虽情真意切,却呈现笔力雄大、意 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背诵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
- 10 -
(1)春来万物生机勃勃,《归去来兮辞》以“
,
”
两句来描画令人羡慕的大自然。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
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II 卷 表达题(79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3 月 1 日,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震.古.烁.今.的暴力恐怖案件,造成 29 人遇难,113 人受伤。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群众,依法严惩暴恐分子。
B.在本届世界杯开幕战巴西与克罗地亚比赛中,巴西球员马塞洛不慎将球碰进自家球门, 成为本届世界杯进球的始.作.俑.者.。
C.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 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D.虽然作家们依旧固守着文学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文学能够激励人们去追求自由、美好 和尊严,坚信文学能唤醒人们对个性发展和人道行为的渴望,但文学日.渐.式.微.的现状依然堪 忧。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自从最长的成都市出城高架桥——神仙树立交群正式开通以来,成都市区再添一条出 城主干道,从二环路高架就可以直接出城到达剑南大道。
B.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了直-19E 出口型武装直升机近日首飞成功,这展现了我国 航空工业的新成就,展现了中国军工制造的实力。
C.优秀的外交家,不会盲目强硬,而应该知道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哪里,他们要懂得在合 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对某些问题做出合适的妥协。
D.政府在管理共享单车时,既要对市民加强文明骑行的宣传教育,也要将用户的违法违 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19.下面是一位同学给本班语文老师发的一条短信,表达得体的一组是( )(3 分)
- 11 -
陈老师好!①我是高三(1)班的李华,我们班定于本周三下午②在学校道德讲堂举行“城
市文明,人人有责”主题班会活动,希望您届时有幸参加③,盼复④。谢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我们知道,人们赞美春蚕,因为它①
,终身闪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
神。人们赞美老牛,因为它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献的甚多,终身劳而不辍,
死而后已。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②
。人们歌唱母亲、老师,怀念雷锋、焦裕禄,
把解放军称为最可爱的人,原因只有一个:③
。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伟大、幸福
和快乐的人生。
2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不超过 60 个字。(2 分)
(2)针对这种社会现象,对“你们”提出什么建议?不超过 40 个字。(2 分)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杭州交警面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 手册》。通过专项考试免费获得手册后,送餐人员若因交通违章需要接受现场处理,警方可 根据“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允许送餐员在一周时间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 这一措施引发了热议。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 12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13 -
文档资料共享网 nexoncn.com
copyright ©right 2010-2020。
文档资料共享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email:3088529994@qq.com